股票杠杆有哪几种 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广州这艘工业巨轮“链动”全球
向新启航股票杠杆有哪几种,珠江之畔的制造业“巨轮”掀起新型工业化的阵阵波涛。
成立不到五年,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州工控”)连续第二年上榜《财富》世界500强。8月5日,394的排名再次在制造业世界之林发出广州的声音。
从珠江口出发,将大湾区的智造活力带向全球,广州工控实力何来?
纵观制造业传统强市广州,转型升级早已是题中之义,改组成立的广州工控担起“打造世界一流的创新驱动型工业投资集团”的任务。
如果说改组、盘活是“从0到1”的突破,那么面对新责任、新挑战、新机会,广州工控需要“从1到N”的魄力,并将其化为对产业发展“支点”的布控、对科技创新力的升级、对智造出海的破圈。
广州工控把握新发展阶段,主动拥抱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加快传统工业的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把新型工业化的“时代特性”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和动力引擎,一条具有工控特色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之路正逐步成型。
找准“支点”,深化产业布局战略性
一辆辆自动导向搬运车自主运行在孚能科技广州基地,随着生产线的运转,一块块SPS动力电池徐徐运出,孚能科技年产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就布局在广州黄埔。这是广州市国资委、广州工控“以投促引”的重点项目,也是广州近年来最大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落地项目之一。
灯光亮起,机器轰鸣,一个生产基地的落地,激活的是一个产业链,带来的是一个坚定发展的信号。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经济发展要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为中心,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
制造业老城广州深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决定未来产业版图和产业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而对于广州工控来说,产业体系布局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策略,无疑是推动集团持续发展的关键。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正是撬起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点”。
广州工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广军说,“我们不断优化发展战略,明晰主业,聚焦打造‘先进制造、产业金融、产业园区’业务板块,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先进制造产业链中高端环节前瞻性布局。”
细数广州工控的布局,其间是对新质生产力的探索:
投资10亿元组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团,加大动力电池、汽车电子、传感器、汽车线束、轮胎、轻量化材料等多个汽车零部件核心领域产业布局,补齐广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整零比偏低的发展短板,目前正在整合的资源规模有400亿元;
主动申报担任广州市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现代高端装备产业链的链主企业,积极开放产业链创新、资金、人才和要素等资源,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
润邦海洋研制的上海天沨3000t海洋起重机获南通市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认定。
战略投资并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西环锂,入局动力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业务,加快动力电池全产业链战略布局与资源整合……
在一步步构建多层次、多梯度的产业链中,广州工控目标明确,打造多个千亿级产业板块,以及一批百亿级、五十亿级、二十亿级和十亿级规模的企业,最终形成强有力的产业链条。这样的布局是目标也是发力点,而这也构成了广州工控这艘“工业巨轮”未来发展的主脉络。
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畅通经济循环等最新国家重大战略的新要求中,广州工控逐步探索出具有特色的“大龙头—大项目—大集群”的产业发展模式。
加速“升级”,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力
站在世界最高全液压履带桩架前,62米的“身高”好似庞然大物,这一产品不仅可实现50米深的一次性成孔,甚至还能根据需要调整位置。这是广州工控旗下山河智能继液压静力压桩机、旋挖钻机之后的另一个“单项冠军”产品。这样的产品更是解决了徐州地铁、韩国现代总部大楼、新加坡地铁等国内外重点工程桩基础施工难题。
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作为城市制造业向智造业转变的“领路人”之一,广州工控深知这个道理,要实现制造业立市,用科技创新带动传统产业抢占未来赛道。
广州工控有优势。传统企业深厚的积淀以及大型国有企业原有产业链为广州工控的创新提供了养分,这些产业链涵盖了各行各业的细分领域,为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对标国内外优秀企业研究院的建设经验,成功组建了广州工控集团科技创新总院。这一举措有效整合了广州工控旗下超过230个国家级、省市级各类研发平台资源,构建起“集团—龙头企业—基层企业”三级协同创新体系,进一步优化了“集团核心—企业研发—各级科研院所”的创新生态。
然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新技术的产业应用和市场推广还需要加速新型工业化,“升级”势在必行,这是一场“时间战”。
成立数年来,从传统制造业的“管理”者,向科技创新的探索者转变,广州工控的成就是显著的。
“72”,是目前广州工控旗下专精特新企业的数量,而背后,是数目可观的科技创业领域的研发投入。
就在2023年,广州工控研发投入达到28亿元,年均增速36%。有效发明专利数累计1200余件,专利转化率达到70%以上。2023年14项科技成果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及以上水平。
在广州工控旗下企业中,除了山河智能外,广钢气体还能开发出亚超临界CO₂装备技术,成为全球极少数掌握亚超临界CO₂输送技术的公司;突破液氦冷箱预冷技术,成为国内率先掌握此技术的公司;研发国内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超高纯制氮机装备系统,打破国外垄断。
而广州工控的创新不仅仅局限在产业链内部,积极的外拓和交流是他们科技创新能够加速升级的秘诀之一。
广州工控推进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科学院、鹏城实验室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围绕工业智能、激光与增材制造、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智能检测装备等方向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提升企业产业科技创新策源力;积极联动湾区创新资源,联合申报新能源热安全概念验证中心,聚焦核电、储能等前沿领域,为新能源技术应用与产品开发提供坚实支撑。
“我们致力于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通过把研究机构、产业内的上下游的企业关联起来、协同起来,推动科技和资本有机共生,打造有竞争力的有价值取向的产业链。”景广军说。
未来,广州工控将投资20亿元组建广州工控科创集团,把广州工控的运作经验固化下来,打造一个以投资孵化、科技创新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企业培育为导向的专业化、平台化、生态化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政产学研金用服协同、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科技中介多元业态融合,为更多早期的项目提供良好的发展土壤。
旗下润邦股份KOCH散货物料处理装备斗轮挖掘机在阿联酋项目上。
智造出海,“链”出企业核心竞争力
2024上半年,广州工控旗下万宝冰箱专为北美市场设计的万宝WW79WPEIB互联网智能酒柜荣获2024艾普兰优秀产品奖。这也是广州工控荣膺2023年度艾普兰奖之后,再次荣获艾普兰奖。
一个小酒柜,背后是大市场。这个搭载智能物联功能的产品,一经投放就引起市场的热烈反响,助力广州工控2024年1-6月累计出口额93.94亿元,同比增长10.20%。
数据背后是趋势。自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以来,在新质生产力赋能下,外贸“高材生”广州正向全球市场展示中国智造乃至“中国创造”的风采,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发展展望,更为本土企业走出去奠定了战略基础。
对于广州工控这艘立足湾区的“工业巨轮”来说,“出海”的战略也逐渐明晰。广州工控清楚,面向新阶段,国有企业智造出海“出”的并不仅仅是对市场的渴望,更是“链动”全球的必选项。
荔湾区芳颂路规划新增61个全天准停临时泊位、1个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专用泊位,在道路双侧斜列式设置,区域类型为非重点区域,设置范围为全路段,设置形式。
习近平对陕西商洛市柞水县境内一高速公路桥梁发生垮塌作出重要指示
“广州工控将加强国际市场的开拓,不断加强产业链海外布局,推进国际产业协作,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增强全球竞争力。”景广军说,到2030年,广州工控将争取国际供应链业务规模突破200亿美元,促成与一批海外优质企业开展国际经贸、技术合作,同时推动一批海外项目落地广州。这样的展望来自广州工控在全球产业上的率先布局。
山河智能获得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的全液压履带桩架。
从成立之初起,广州工控就坚定不移地走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不断拓展国际供应链业务。目前,广州工控拥有海外研发机构、生产基地20家,在德国、美国硅谷都设有研发生产基地,230多类产品远销海外,市场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旗下润邦股份KOCH散货物料处理装备、山河智能微型挖掘机等销量全球领先。今年,广州工控集团组建工控国际深耕海外业务,国际工业创新港暨欧洲办事处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了揭牌仪式。办事处将主要对接欧洲乃至全球的优质工业企业、技术、产品和项目,深度挖掘欧洲各类精准匹配的潜在产业合作企业,并推动合作项目在广州早日落户。
3个月后,广州工业全球化布局就迎来新突破,随着中德(广州)产业协作交流会的举行,更多欧洲先进制造业及创新项目未来将落地广州。
如今,已有德凯、浩亭等德国知名企业落户广州,为广州企业提供企业出海认证、创新技术研发等服务。面向新阶段,迎接新挑战,广州工控不断借力欧洲的产业与创新资源,从智能化、数字化、低碳化等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入手,协助打造中欧协同创新发展体系,切实推动更多欧洲先进制造业及创新项目落地广州,将以更大力度加速补链、持续强链。
南方+记者 马艺天股票杠杆有哪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