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杠杆炒股

炒股杠杆怎么用 古诗中藏着的万千“气象”

炒股杠杆怎么用 古诗中藏着的万千“气象”

中国人对历史常常有很深的误解。譬如我们会很顺嘴就念叨一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差不多是中国人最主要的历史观之一炒股杠杆怎么用,是中国人看待历史的最常见的路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加上王朝循环论,大概就是中国人最大众化的历史哲学。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春有浅草没马蹄,夏赏荷花别样红,秋看一鹤排云上,冬闻白雪落纷纷。殊不知,古人还在诗句中为我们设置了气象密码。让我们一起分析古诗背后的气象知识,探究古代的气象规律吧!

(图源《知识就是力量》)

古诗中的冷与热

展开剩余78%

花是节气时令变化的使者。梅是冬天的君子,“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傲立寒风,迎接春天;桃花、杏花是春的主角,“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明丽春景令人神往;夏日的荷花、秋天的菊花绽放出每个季节最美的模样。四时变换,花开花落,都被诗人敏锐地捕捉到了。

毫无疑问,一年中日照条件的变化,确实会影响植物开花的时令。然而,花的开落也不全跟随节气变化,地形等因素也会对其产生影响。为人们所熟知的一个例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到大林寺时观察到的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现象:在山地不同海拔高度处,其气候要素也不同。总体而言,在对流层中,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摄氏度。同在“人间四月”,山寺和山脚下的气象条件大不相同,因此桃花开落的情况也不一样。

无独有偶,在江南“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春天,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留下“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王之涣笔下春风对玉门关的“冷落”同样与地形因素密不可分。春夏,中国东部盛行东南季风。季风是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春夏来临,陆地升温快于海洋,因此温度高于海洋,这样陆地就成为了热源,海洋成为冷源,海洋上温暖湿润的空气便吹向陆地(冬季风正好与之相反)。玉门关处在河西走廊的西端,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同时又有高山层层阻隔,因此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很难到达这里,如此便“春风不度”。

古诗中的昼与夜

在中国的农耕文明中,夏至和冬至两个节气尤为重要。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对日照的变化格外敏锐。唐代诗人韦应物这样描述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晷”是通过观测日影来定时的工具,这里指日影。“漏”即漏壶,是一种计时工具。诗人感慨已到夏至,白昼达到最长,自此黑夜开始变长。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夏至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这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在这之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渐渐缩短。

相应的,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时就是冬至,冬至之日,白天最短,夜晚最长。南宋诗人陆游曾借诗慨叹“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冬至大概也给诗人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情愫。

夏至和冬至示意图(图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在古诗词的世界里,山河日月俱有感,一草一木皆是情,四季的交替、晴雨的变化都承载着诗人的情感,流转在历史的悠悠长河里。今天的我们,仍然能透过古诗,感受到古人对气象、气候变化的体会与感悟,探寻千百年前的一场雪,一江秋……

撰文 | 刘楚薇

责任编辑 | 高琳 张丽涵

运营编辑 | 张丽涵

质量审核 | 业蕾

❖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古诗中藏着的万千“气象”》❖

现订购2024年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定价360元

就能把一整年的知识抱回家!

发布于:北京市

下一篇:没有了

Powered by 正规杠杆炒股_线上杠杆炒股_安全的杠杆炒股平台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